• pc端幻灯1
  • pc首页幻灯3
  • pc首页幻灯2

诚信为本,市场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0896-98589990
门徒资讯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门徒资讯

兰州市

发布时间:2023-08-04 11:49:47
分享到:
播报
编辑
黄河之滨,金城兰州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兰州一带属陇西郡地。
西汉初,依秦建制,兰州仍为陇西郡辖地。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率军西征匈奴,在兰州西设令居塞驻军,为汉开辟河西四郡打通了道路。西汉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在今兰州始置金城县,属天水郡管辖。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又置金城郡。西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赵充国平定西羌、屯兵湟中后,西汉在金城郡的统治得到加强,先后又新置七县 [1]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二年(36年),并金城郡于陇西郡。东汉永初四年(110年),西羌叛乱,金城郡地大部被占,郡治由允吾迁至襄武(今甘肃陇西县),后平乱又迁回允吾。东汉末年,分金城郡新置西平郡,从此,金城郡治由允吾迁至榆中(今榆中县城西)。
西晋建立后,仍置金城郡。西晋末年,前凉永安元年(314年),分金城郡所属的枝阳、令居二县,又与新设立的永登县,在今兰州市红古区窑街附近三县合置广武郡。同年,金城郡治由榆中迁至金城,从此金城郡治与县治同驻一城。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改金城郡为兰州,置总管府。因城南有皋兰山,故名兰州。隋大业三年,改子城县为金城县,复改兰州为金城郡,领金城、狄道二县,郡治金城。隋大业十三年(617年),金城校尉薛举起兵反隋,称西秦霸王,年号秦兴,建都金城。不久迁都于天水,后为唐所灭。
唐统一中国后,于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复置兰州。武德八年(625年),置都督府。显庆元年(656年),又改为州。天宝元年(742年),复改为金城郡。乾元二年(759年),又改金城郡为兰州,州治五泉,管辖五泉、广武二县。宝应元年(762年),兰州被吐蕃占领。唐宣宗大中二年,沙州敦煌人张义潮起义,收复陇右十一州地,兰州又归唐属。然而此时的唐朝已经衰落,无力西顾。不久又被吐蕃占领。
北宋真宗、仁宗年间,党项族屡败吐蕃诸部。北宋景祐三年(1036年),党项元昊击败吐蕃,占领河西及兰州地区。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北宋乘西夏朝廷内乱,调军攻夏,收复兰州。此后宋、夏隔河对峙,时相攻伐。
南宋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兰州在宋廷统治半个世纪后,被金将宗弼(即金兀术)攻占。此后兰州虽曾在金大定元年(1161年)被宋收复过,但旋即丢失。因此,南宋后兰州又进入了金与西夏新一轮的争夺之中。直至金哀宗天兴三年(1234年),蒙古灭金,占领兰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明军战败元军,攻取兰州,次年置兰州卫。洪武五年,置庄浪卫。建文元年(1399年),肃王朱楧率甘州中护卫移藩兰县(兰州),以三分军士守城,七分军士屯田,加之东南诸省移民不断移兰屯垦,兴修水利,促进经济发展,人口增殖,至成化时兰州“城郭内外,军民庐舍不下万馀区”。
清初依明建制,兰州隶属临洮府,卫属陕西都指挥使司。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裁卫归州。清康熙二年(1662年)复设兰州卫。清康熙五年(1666年)陕甘分治,设甘肃行省,省会由巩昌(今陇西)迁至兰州。从此,兰州一直为甘肃的政治中心。清乾隆三年(1738年)临洮府治由狄道移至兰州,改称兰州府,又改州为皋兰县。当时兰州府辖管狄道、河州二州;皋兰、金县、渭源、靖远四县。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陕甘总督衙门自西安移驻兰州,裁减甘肃巡抚。自此兰州成为西北政治、军事重镇,用以“节制三秦”、“怀柔西域”。
兰州
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州设道,并兰山、巩昌二府为兰山道,辖管皋兰、红水、榆中、狄道、导河、宁定、洮沙、靖远、渭源、定西、临潭、陇西、岷县会宁漳县等十五县。道尹驻省会皋兰县。民国十六年(1927年)改道为区,变兰山道为兰山区。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划甘肃省为七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皋兰、榆中属第一行政督察区,专署驻岷县。民国三十年(1941年),将皋兰县城郊划出,新设置兰州市,与皋兰县同治今兰州城关区。市区面积16万平方千米,人口17.2万余人。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市区扩大,东至阳洼山,西至土门墩,不含马滩,南到石咀子、八里窑、皋兰山顶,北至盐场堡、十里店,面积达146平方千米。
1949年8月2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兰州 [2] [44]
播报
编辑
1985年,白银区及皋兰县3个乡划归白银市后,成今市区辖境。
2012年8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兰州新区的批复》,同意设立国家级兰州新区
2012年12月,榆中县的定远镇、连搭镇委托兰州高新区代管。
2014年,皋兰县撤销水阜乡,设立水阜镇。同年,皋兰县撤销黑石川乡,设立黑石镇。
2015年,红古区红古乡、西固区河口乡、永登县柳树乡3个乡撤乡改镇获批。
截至2022年,兰州市下辖5个区,3个县,以及兰州新区兰州高新区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3]。兰州市人民政府驻城关区南滨河东路637号 [4]
兰州市区划详情
辖区
面积
(km2)
地区编码
邮编
下辖地区
220
620102
730030
397
620103
730050
385
620104
730060
86
620105
730070
575
620111
730080
6090
620121
730300
2556
620122
730200
3362
620123
730100
播报
编辑
兰州市位于中国西北部、甘肃省中部,位于东经102°36′~104°35′、北纬35°34′~37°00′,北与武威市白银市接壤,东与定西市接壤、南与临夏回族自治州接壤,地域总面积1.31万平方千米,市区面积2031.8平方公里。 [77]
兰州市
兰州市地势西部和南部高,东北低,黄河自西南流向东北,横穿全境,切穿山岭,形成峡谷与盆地相间的串珠形河谷。峡谷有八盘峡、柴家峡、桑园峡、大峡、乌金峡等;盆地有新城盆地、兰州盆地、泥湾一什川盆地、青城一水川盆地等。还有湟水谷地、庄浪河谷地、苑川河谷地、大通河谷地等 [62]
兰州市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0.3℃。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是著名的避暑胜地。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46小时,无霜期为180天,年平均降水量为327毫米,主要集中在6~9月。甘肃深居西北内陆,海洋温湿气流不易到达,成雨机会少,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属大陆性很强的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春夏界线不分明,夏季短促,气温高,秋季降温快。省内年平均气温在0~16℃之间,各地海拔不同,气温差别较大,日照充足,日温差大。全省各地年降水量在36.6~734.9毫米,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乌鞘岭以西降水明显减少,陇南山区和祁连山东段降水偏多。受季风影响,降水多集中在6~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50%~70%。全省无霜期各地差异较大,陇南河谷地带一般在280天左右,甘南高原最短,只有140天。海拔多数地方在1500米到3000米之间,年降雨量约300毫米(40~800毫米之间)。各地气候差别大,生态环境复杂多样 [62]
兰州市域入境水资源丰富,贯穿市域的黄河及其支流湟水大通河的入流量达337亿立方米,水量稳定,各季不封冻,含沙量也较小。黄河兰州段全长152千米,其中流经市区45千米 [62]
播报
编辑
兰州市域内水资源低于中国平均水平,黄河及其支流湟水可满足城市工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兰州市每年地下水9.6亿立方米。河川径流地表水资源总量384亿立方米,地下水总量9.6亿立方米。以兰州为中心的黄河上游干流段可建25座大中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可达1500万千瓦 [62]
兰州市已探明各类矿床、矿点156处35个矿种。主要有有色金属贵金属稀土能源矿产等9大类、35个矿种,临近兰州的白银、金昌是中国、稀土和铂族贵金属的重要产地。非金属矿相对丰富,有石灰岩、熔剂白云岩、熔剂石英岩、硅铁石英岩、耐火粘土。其中石英岩储量集中,运量储量达3亿吨,为硅铁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后备资源。煤炭保有储量为9.05亿吨 [62]
兰州市境内的植物有甘草当归党参麻黄秦艽鬼臼祖师麻玫瑰等中药材。野生动物有187种,珍稀动物有:黑鹳藏雪鸡金钱豹蓝马鸡 [62]
播报
编辑
根据兰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兰州市常住人口为4359446人 [72]
截至2021年末,兰州市常住人口438.4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66.35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83.56%,比上年末提高0.46个百分点。年末全市户籍人口为336.2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2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48.34万人,乡村人口87.9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3.33万人,出生率为7.61‰;死亡人口2.56万人,死亡率为5.8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77‰ [71]
截至2022年末,兰州市常住人口441.5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71.18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84.07%,比上年末提高0.51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2.91万人,出生率为6.61‰;死亡人口2.63万人,死亡率为5.9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4‰。年末全市户籍人口为336.9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48.73万人,乡村人口88.25万人。 [86]
兰州市常住人口(2017年~2022年)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 [81-86]
2022全年兰州市出生人口2.91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61‰;死亡人口2.63万人,人口死亡率为5.9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4 [73]
其中,0岁至15岁人口为64.2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为14.54%;16岁至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295.83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为67%;60岁及以上人口81.5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8.4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56.12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2.71% [73]
城镇常住人口371.1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83万人;乡村常住人口70.35万人,减少1.73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84.07%,比上年末提高0.51个百分点 [73]
播报
编辑
兰州市主要领导(截至2023年)
职务
姓名
市委书记
市长
参考资料: [5] [42-43] [74-75] [79-80]
播报
编辑
2022年,兰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43.5亿元,比上年增长0.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5.0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1150.8亿元,下降2.9%;第三产业增加值2127.8亿元,增长2.4%。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94∶34.42∶63.6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5992元,比上年增长0.3%。 [86]
兰州市地区生产总值(2017年~2022年)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 [81-86]
2022年,兰州市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1.0亿元,按自然口径下降20.14%,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因素,同口径下降7.8%。其中,税收收入157.5亿元,同口径下降5.6%;非税收入63.5亿元,同口径下降14.1%。从主体税种看,增值税38.4亿元,同口径下降3.9%;企业所得税18.2亿元,同口径下降14.4%;个人所得税6.1亿元,同口径下降9.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98.8亿元,增长2.9%。其中,民生支出401.9亿元,增长3.7%。
2022年,兰州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3.5%。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下降25.0%;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0.2%,其中工业投资增长40.3%;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0.3%。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1.3%。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6.7%。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5.3%。 [86]
2022年,兰州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32.13万亩,比上年增加5.35万亩,增长4.22%。油料种植面积13.73万亩,减少1.02万亩。蔬菜种植面积94.67万亩,增加2.9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16.93万亩,增加0.91万亩。果园面积12.97万亩,减少0.38万亩。
2022年,兰州市粮食产量33.8万吨,比上年增产1.51%。其中,夏粮产量11.5万吨,增产2.56%;秋粮产量22.3万吨,增产0.98%。蔬菜产量215.06万吨,比上年增产3.29%。园林水果产量11.31万吨,减产12.77%。中药材产量4.29万吨,增产7.05%。牛奶产量9.28万吨,增长2.7%。年末大牲畜存栏7.29万头,比上年末增长3.09%,其中,牛存栏6.13万头,增长14.14%。羊存栏77.19万只,增长4.04%;生猪存栏52.03万头,增长1.2%。牛出栏1.25万头,增长3.09%;羊出栏47.67万只,增长0.01%;生猪出栏54.14万头,增长2.7%。 [86]
2022年,兰州市工业增加值935.4亿元,比上年下降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0.4%。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0.7%,集体企业增加值增长2.6%,股份制企业增加值下降1.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下降5.1%。分隶属关系看,中央企业增加值增长0.4%,地方企业增加值下降2%。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下降11.5%,重工业增加值增长3.9%。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1.3%,制造业增加值下降1.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4.9%。
2022年,兰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95.8亿元,比上年下降34.5%。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总额63.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2.69元。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1.9%。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为6.08元,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7.8天。 [86]
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2022年,兰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98.2亿元,比上年下降9.1%。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405.3亿元,下降8.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92.9亿元,下降12.4%。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1470.4亿元,下降6.2%;餐饮收入额127.8亿元,下降 33.1%。全年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下降32.9%;汽车类零售额下降20.9%;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0.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下降31.3%;中西药类零售额增长6.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下降41.4%;金银珠宝类零售额下降1.0%。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增长93.5%。
2022年,兰州市进出口总额168.8亿元,比上年增长19%。其中,出口65.3亿元,增长77.7%;进口103.5亿元,下降1.5%。全年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17个,实际利用外资额2956.28万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35801.79万美元,增长2%。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金额57782.84万美元,增长34.4%。 [86]
金融
截至2022年末,兰州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0109.1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55%,其中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0071.6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73%。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5016.1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51%,其中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4911.7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06%。 [86]
播报
编辑
兰州市处于大西北的“十字路口”,接南通北、承东启西,是全国9大物流区域、10大物流通道和21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之一,有西北地区最为密集的铁路网,是新亚欧大陆桥和我国面向中亚、西亚开放的战略通道。陇海、兰新、兰青、兰渝、包兰等铁路干线和京藏、连霍、连珠高速等国家高速公路交汇于此,兰州铁路编组站和兰州西客站是我国西部最大的路网型铁路编组站和客运枢纽,世界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从兰州直通新疆,宝兰高铁、兰渝铁路建成通车后,打通了兰州与中东部和大西南的快速交通联结通道,已成为连接“一带”与“一路”的黄金支点 [6]
兰州市是西陇海兰新经济带支点,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是中国东中部地区联系西部地区的桥梁和纽带,兰州具有“座中连四”的独特位置,辐射甘、宁、青等省区。兰州至西宁、银川等周边城市的五条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G6北京-拉萨高速公路、G30连云港-霍尔果斯高速公路、G75兰州-海口高速公路、G22青岛-兰州高速公路、G2201兰州南绕城高速公路、G109北京-拉萨、G212兰州-重庆、G213兰州-云南磨憨、G309山东荣成-兰州、G312上海-霍尔果斯、G316福州-兰州等多条国家级高速公路和过道干线使得兰州成为国家高速公路网中的重要节点 [7]
兰州市是中国重要的路网型铁路枢纽之一,陇海线包兰线兰新线兰青线汇集于此,兰新高速铁路 [8]徐兰高速铁路 [9]已建成通车,兰渝高铁、兰成高铁在建中,兰合铁路、兰州经中川至张掖城际正在建设中 [48],兰十高铁正在规划中,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七大区域铁路监管局之一的兰州铁路监管局设立在兰州。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航空港,2020年度累计开通通航城市116座,执行客运航线216条(国际航线17条,地区航线1条);货运航线7条(国际航线4条)累计执飞航空公司39家(含4家货运航空公司);旅客吞吐量1112.7万人次,旅客吞吐量累计在全国机场中排名第26位。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已于2020年9月9日开工建设,总投资343.7亿元,预计2023年完工,扩建后国际航线将达到300条、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3800万人次 [10]
  • 公交
截至2022年,兰州市内有公交线路120余条,大多数为一元一票制线路,102路、103路、20路等个别线路较长的实行多种票价制,开通BRT快速公交1条,BRT1路,线路覆盖兰州主城四区绝大部分区域,红古区开通三条公交线路,一路,南区——北区,二路,海石路一圈,三路。开通BRT快速公交2条,BRT1路、BRT2路,B1路与B2路执行“刘家堡广场”同站免费换乘 [45-47]
  • 轨道交通
截至2023年6月,兰州轨道交通运营2条线路,分别是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和兰州轨道交通2号线,总体规划由5条线路组成,总长约207千米,1、2、3号线为中心城区线,总长约90千米。4、5,总长约117千米,作为市域网线,加强着中心城区同外围组团之间的联系。
兰州轨道交通
运营线路
起止车站
线路长度/km
首段开通时间
25.9
2019年6月23日
9.06
2023年6月29日
参考资料: [65] [78]
播报
编辑
2022年,兰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23万人,在校生3.28万人,毕业生0.93万人。普通高中招生2.47万人,在校生6.7万人,毕业生2.15万人。普通初中招生3.79万人,在校生10.96万人,毕业生3.54万人。普通小学招生4.69万人,在校生26.35万人,毕业生3.97万人。特殊教育招生290人,在校生1850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3.42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100.1%,高中阶段入学率为99.59%。 [86]
兰州高校
办学类型
学校名称
主管部门
办学层次
本科
教育部
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省部共建
卓越教师计划
省部共建
省部共建 [12]
省部共建
甘肃省
甘肃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13]
国家民委
甘肃省
普通高等院校
甘肃省
普通高等院校
甘肃省
普通高等院校
甘肃省
普通高等院校
甘肃省
普通高等院校
甘肃省
民办高校
职业本科
甘肃省
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大学 [69]
甘肃省
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大学 [70]
专科
甘肃省
专科院校
甘肃省
专科院校
甘肃省
专科院校
甘肃省
专科院校
甘肃省
专科院校
甘肃省
专科院校
甘肃省
专科院校
甘肃省
专科院校 [57]
兰州市是中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拥有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2014年经科技部同意开展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试点,201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设全国第19个、欠发达地区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8年,在世界著名期刊《自然》杂志发布的全球科研城市200强榜单中,兰州排名第91位、国内排名第19位。2019年,在美国米尔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最佳表现城市指数”排行榜中,兰州位列第4名。2019年底,通过国家科技部创新型试点城市验收,标志着兰州市已正式进入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 [6]
2022年,兰州市共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全年登记市级科技成果1229项,其中,基础理论567项,应用技术类成果621项,软科学41项。专利授权量10120件,下降11.43%,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904件,增长8.43%。有效发明专利8522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9.44件。共签订技术合同7639项,增长5.28%;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00.52亿元,增长1.94%。 [86]
兰州城市标志
兰州市推出了《丝路花雨》、《大梦敦煌》、《龙源》、《读者》等一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精品杰作。截至2020年7月,考古探测发掘的史前文化遗存有184处,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丝路文化、中原文化、西域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兰州文化瑰宝众多,有文溯阁《四库全书》、宋本《淳化阁帖》、宋刻本《汉隽》、元刻本《事类赋》、明刻本《艺文类聚》、清铜活字印本《古今图书集成》等都是历代书目中极为罕见的珍本。太平鼓、高高跷、黄河水车制作技艺、兰州鼓子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什川镇被吉尼斯认证为“世界第一古梨园”,连城、青城和金崖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读者》杂志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是“中国期刊第一品牌”。《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书写了“文化兰州”的新篇章。电影《丢羊》获中国电影最高荣誉华表奖、《丢心》获第74届威尼斯电影节“聚焦中国·青年电影人计划”最佳影片奖 [16]
2022年,兰州市共有体育场地9625个,体育场地面积878.22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3平方米。 [86]
兰州的医疗和科研单位较多,拥有多所各类三级大型医院以及科研机构,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是中国重要的疫苗生产基地,拥有佛慈制药奇正藏药等一批知名医药企业,重离子肿瘤治疗中心落户兰州建成以后将为全省广大癌症肿瘤患者提供服务 [16]
截至2022年末,兰州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059个,其中,医院118个,卫生院62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0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55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822个。卫生技术人员4.5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58万人,注册护士2.23万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技术人员737人;卫生监督所(中心)10个,卫生监督所(中心)卫生技术人员270人。乡镇卫生院60个,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0.13万人。医疗卫生机构拥有床位数3.49万张,其中医院2.98万张、卫生院拥有床位0.10万张。全年总诊疗人次1613.87万人次,出院人数69.72万人。 [86]
播报
编辑
名称
简介
图片
白塔山公园
白塔山公园位于兰州市黄河北岸的白塔山上,因山头有一元代白塔而得名。白塔山有拱抱金城之势,白塔是为纪念去蒙古谒见成吉思汗而在兰州病故的一西藏萨迦派喇嘛而建。
八盘峡旅游度假区
八盘峡旅游度假区位于兰州市黄河上游最西端的八盘峡水库,水面广阔,黄河与湟水河汇合口环境条件非常适合于开展水上体育运动及娱乐。
八盘峡
吐鲁沟森林公园
吐鲁沟森林公园位于兰州市西北160千米处的永登县连城林内,属祁连山脉的东麓,是一以奇山秀水为主体的自然景观旅游区,被誉为“神话般的绿色山谷”。吐鲁沟1984年8月1日正式对游人开放,1992年被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1997年被评选为国家森林公园十大标兵。
吐鲁沟森林公园
兴隆山公园
兴隆山公园位于兰州市榆中县城西南五千米处,距兰州市60千米。全山亭台楼阁以及庙宇达70多处,景点24处,是佛、道胜地,主峰由东西二峰组成,东峰“兴隆”海拔2400米,西峰“栖云”海拔2500米,二峰间为兴隆峡,有云龙卧桥横空飞架峡谷。
兴隆山
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
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于1963年被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在互助巷2号的旧址筹建了“兰州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并于1981年1月正式开放。共有革命文物150余件,照片170余幅,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
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
五泉山公园
五泉山公园占地26万平方米,因有惠、甘露、掬月、摸子、蒙五眼泉水而得名,史有鞭响泉涌传说。蒙、惠东、西二泉,在五泉山两侧,有水从缝中流出,形成瀑布,俗称东、西"龙口"。
五泉山
甘肃省博物馆
甘肃省博物馆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前身是1939年由中英庚子赔款董事会组建的甘肃科学教育馆。收藏有历史文物、近现代文物、民族文物、和古生物化石及标本约35万余件。
甘肃省博物馆
青城古镇
青城古镇位于甘肃省榆中县最北端的黄河南岸,是兰州市惟一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也是甘肃省古民居保存较为完整、非常难得的古镇。
青城古镇
徐家山
徐家山位于兰州市区黄河北岸盐场堡,是兰州市徐家山公园,经营面积2566亩,森林覆盖率达80%,有树种76种,约30多万株,是一处极具特色的人工森林景观。
徐家山
黄河母亲雕塑
黄河母亲雕塑长6米,宽2.2米,高2.6米,总重40余吨,由“母亲”和一“男婴”组成构图。
黄河母亲雕塑
西固公园
西固公园位于兰州市西固区南山脚下,是兰州市“十大公园”之一,占地面积为183亩。
西固公园
黄河铁桥
黄河铁桥位于兰州城北的白塔山下、金城关前,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是兰州市内标志性建筑之一。铁桥建成之前,这里设有浮桥横渡黄河。浮桥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至1398年,名叫镇远桥,今尚存建桥所用铁柱一根高达三米,重约数吨,上有“洪武九年”字样。
黄河铁桥
东方红广场
东方红广场总面积92172平方米,是1968年改建并被正式命名的,后又经过三次大的改建扩建,慢慢形成集游览观光。休闲。文化娱乐等功能于一体。东方红广场包括三个部分:休闲广场、兰州体育馆以及国芳百货大楼。
东方红广场
播报
编辑
名称
简介
兰州刻葫芦
兰州刻葫芦是中国的民间技艺,主要用刀或者针在葫芦表面进行阴刻,来体现中国传统绘画山水、花鸟、人物和书法,然后涂上松墨,令其线条明晰。
兰州冬果梨
兰州冬果梨有大小之分:大冬果梨,果实呈倒卵圆形,果大,平均重320~500克,熟后果实呈金黄色,皮较厚而粗,果肉白嫩,汁多而脆,味浓,酸甜适度,含糖量约9%,小冬果梨由大冬果梨的芽条变异而来,果实呈圆形或椭圆形,其果重平均157.5克,果汁不及大冬果梨多,贮期不如大冬果梨长,但果皮薄,果肉细,果味甜,因其味夺冠,成为甘肃省地方最佳品种之一。
兰州黑瓜子
兰州黑瓜子被誉为“兰州大板”,是兰州著名的特产,黑瓜子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D等营养物质,常吃能延年益寿。
兰州白兰瓜
白兰瓜性喜高温干燥、温差大、日照长的气候。兰州黄河北岸的青白石乡是最负盛名的“白兰瓜之乡”,白兰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酶、钙、磷、铁等,富有营养,具有清暑解热,利尿解渴,开胃进食的功能。
兰州百合
兰州百合色泽洁白如玉、肉质肥厚香甜,有“兰州百合甲天下”的美誉。
兰州苦水玫瑰
清乾隆《甘肃通志》就载:“玫瑰花出兰州”,而以永登县苦水镇所产质量最优,名冠天下。兰州苦水玫瑰和精油产量均居中国首位,是兰州市的市花 [17]
播报
编辑
播报
编辑
播报
编辑
部分城市荣誉
中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国家创业型城市
中国双拥模范城
中国创建学习型家庭示范城市
中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
中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
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中国无障碍设施建设先进城市
2012年度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 [18]
2015年荣获巴黎气候大会“今日变革进步奖” [19]
中国物流业十大最具创新力城市 [20]
国家园林城市 [21]
2017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22]
2017年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50强 [23]
2018畅游中国100城 [24]
中国电信5G试点城市 [25]
2018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100强 [26]
2018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第30 [27]
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排名第42 [29]
2019中国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 [30]
“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2019”第33 [31]
2020年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33]
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入选城市 [34]
2020中国宜居宜业城市 [35]
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36]
无偿献血先进省(市)奖 [37]
2020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 [41]
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 [49]
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 [50]
2021数字化转型百强城市 [52]
2021年海外文旅影响力最高的十大城市 [58]
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 [51] [59]
“2022中国活力城市百强榜”,第71名 [60]
“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 [61]
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 [66]
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 [63]
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第100位 [68]
资料来源: [38]

平台注册入口